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咨询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少数民族文刻墓碑
发布时间:2016-05-17 08:35    浏览次数:
关注我们:

        继南北朝后,中国历史又经历北方民族崛兴的震荡。辽、西夏、金、元相继崛起,又陆续衰亡。首先兴起的契丹和党项,灭国之后,归附其他民族,逐渐融入其他民族之中。后起的女真和蒙古今天依然是一个单独的民族。女真后来建立清朝,改称满洲,辛亥革命后通称满族。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族,由部落到统一的崛起过程如出一辙,南迁和汉化 (除蒙古稍异之外) ,是他们的共有历程。在葬俗上尤为突出,多由过去的树葬、野葬改制为土葬或火葬 (宋代十分流行) 。统治阶级皆模仿汉式帝陵建制,一些大贵族聚族而葬,皆在神道上树碑立石。
        文字是衡量民族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北方民族在与两宋军事对抗时,就意识到文化竞争的重要。
        文字的使用,使得北方民族的文化程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考古发现,辽、金、西夏、元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时期出现了契丹文字、西夏文、女真文字与满文、八思巴文等书写的墓碑,这些墓碑上的文字反映了各族对文明的追求、尊重和创造。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契丹文字
契丹文字根据汉字字形增损而成的表音文字,大体上保留了汉字方块字的字形,分为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契丹文字对后来女真文字、党项文字的创立起到重要借鉴作用。
(二)西夏文字
西夏的立国者元昊精通汉语,但对西夏文字的创立非常重视,命令重臣野利仁荣主持其事,在建立西夏国之前两年就颁布了西夏文。
(三)女真文字与满文
女真文字在立国不久就创立了,它是仿照契丹文和汉文加以改进后的音节拼音文字,也有大字、小字之分,字体有些像简化汉字。
(四)蒙古文字
成吉思汗曾说:“读书的糊涂人,终究要超过生来的聪明人。”他任用畏兀儿人塔塔统阿,以畏兀字母书写蒙古语,教授太子诸王,创制了畏兀儿体蒙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