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碑刻发展的初级阶段
碑首,也就是碑的最上端不刻文字的部分,又叫碑额,历朝历代有各自流行的形状和样式。汉代作为墓碑碑刻发展的初级阶段,碑首形状较为简单,大多有尖形(又称圭首)、半圆形(又称晕首)和方形,按照这种不同碑被细分为不同的种类,方首的叫做碑,其余的叫做碣(又分为圆首的普通碣和尖首的笏头碣);随着对碑刻艺术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模仿勒痕的碑晕逐渐被其他龙、虎、雀等其他纹样取代,晕首转变为直接在碑首上雕刻纹饰,而圭首的则是将尖状突起包含于半圆形纹饰之内,这样螭首逐渐形成,并盛行于唐代,螭作为龙的一种,代表着封建皇权的神圣地位,用在碑刻中显得格外郑重,如唐太宗贞观年间的《孔子庙堂碑》、《皇甫诞碑》等较为著名的碑刻都采用这种形制。宋代以后多用螭首碑和无首碑的格局基本确定下来。
碑刻的材质大多以石头为主,方便取得、价格低廉、结实耐磨,具有长久保存的价值和可能,为历代立碑者多青睐。但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也出现了一些其他材质的碑刻,因起少有而格外引人注目。如瓷制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内蒙古赤峰发现的古回鹘文的瓷制墓碑就属此列;再如铜制碑,明神宗时期的《泰山天仙金阙》、明熹宗时期的《泰山灵佑宫》等铜碑至今光可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