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的主要组成部分
具有固定样式的墓碑一般由碑座、碑身、碑首三部分组成,这种形制被广泛采用并延续至今。
碑座又叫碑趺,早期的碑趺一般都是长方形巨石,较为朴素,仅仅起到固定碑身的作用,汉代开始在碑趺上雕刻苍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图案,到南北朝时期“龟趺”开始出现,发展到了唐代,龟趺数量激增,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碑刻,尤其是涉及到宗教方面内容的碑刻普遍使用龟的形态作为碑座如唐玄宗时期的《大智禅师碑》、唐德宗时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北宋宋徽宗亲自撰写的《大观圣作碑》等。驮碑的龟正式名称为赑屃,俗称霸下,民间传说中是龙生九子之一,好负重,这种具有稳定、郑重之感的碑趺寄寓了雕刻者流芳百世、永垂不朽的希望。
碑身,也就是镌刻碑文的主体部分,多为扁长体,正面成为碑阳,反面成为碑阴,左右两面被称为碑侧。汉碑的碑阴鲜少有内容丰富的,正所谓“汉碑阴,类多题名,或补前碑所未及,无大论著”;到了魏晋时期立碑者开始在碑阴和碑侧雕刻精致反复的花纹和图案,使其具有装饰性和艺术价值,如北魏神龟年间的《魏故使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司空公领雍州刺史文宪公墓志》的碑侧上就刻有四神兽及与它们风格保持一致的云纹;这种形制到了唐代更加普遍,雕刻的技术与美学价值也显著提升,如唐开元时期的《兴福寺残碑》左右碑侧以双波纹为干线,分别勾勒出凤凰、舞人、狮子背上的骑士等异域风情浓厚的形象,唐显庆年间的《道德寺碑》、唐武宗时期的《玄秘塔碑》、元仁宗时期的《大开元寺兴致碑》等墓碑上也刻有与碑刻正文互相呼应和补充的图画。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碑身的雕刻成现出不断追求艺术性的趋向之外,其形状也不再仅是单一的长方形,如北魏太和年间的《宕昌公晖福寺碑》的碑身下部呈弧形向内部收缩,颇为别致的碑身更是呈现出完整、逼真的龟形,体现了我国古人丰沛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