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文化之盗墓与禁碑
历史大变革的序幕由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揭开。在战乱环境中,一向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黄河流域遭到严重破坏,到处充满饥荒和瘟疫。
盗墓现象历代都有,但以往盗墓都没有像这一时期如此公开化。除了以盗墓为自救、求生或发横财的个人或小群体外,还形成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军阀集团性的盗墓。《三国志•董卓传》载:“初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长安。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 (《后汉书•董卓传》) 《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载袁绍讨伐曹操发布的檄州郡文中提到:“又梁孝王,先帝父母,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堕突,无骸不露。”这种集团盗墓,不仅仅是对儒家伦理的践踏,使民风恶化,而且使人们出于对祖先灵魂的保护意识,不敢厚葬立碑。
魏 (公元 220-266) 、蜀 (公元 221-263) 、吴 (公元 229-280) 三国的开国君王们均倡导薄葬,他们几乎都对自己后事作出了从俭、薄葬的明智选择。该时期薄葬的先导和楷模是曹操,继后的帝王也都延续其薄葬禁碑令。
在三国两晋经济萧条、盗墓猖獗和“禁碑”等综合影响之下,立碑之风从表面上看骤然歇息,然而从深层次考究,人们对墓碑的精神需求有了变通似的选择,致使墓志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