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文化之十三陵陵园
十三陵陵墓分布在北面天寿山雄伟绵长,起伏秀丽,环绕在陵区的西、北、东三面,如拱似屏,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南为整个陵区的绝妙背景。龙山虎山对峙于陵区入口,如天然门户,成为守卫陵园的“青龙”、“白虎”。经过术士的种种比附、论证,可称“风水宝地”。 据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即派礼部尚书和江西风水术士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寻找“吉壤”,足足跑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几处可供挑选的地方。到永乐七年 (1409) ,成祖亲自查看并钦准这里将是明朝皇帝的归宿之地。从在天寿山下开始建长陵,到崇祯皇帝被葬在田妃墓中,这片陵区共埋
葬了十三个皇帝,因而通称“十三陵”。
在中国民间,风水已是一种文化积淀,甚至是无意识信仰,墓碑设计相关的材质、形制、纹饰等方面的风水要求如下:
第一,不可将未经修整的自然石作为墓碑,否则子孙易有断绝香火或残废、重病或成养子之克,不吉。墓碑应取质地坚硬、纹路均衡、不含杂质的上等石材,以花岗石 (唐山石) 最佳,观音石和澎湖石次之。
第二,墓碑上有大斑点或大瑕疵时,主子孙易有长久病之克;墓碑高短而横长者,主子孙较劳心劳力,不得清闲;墓碑高太长、横细者,主子孙寿命较不长寿,不吉;墓碑风化剥落而使碑文不清者,主子孙有目疾眼病。若只金箔剥落者
无妨。
第三,墓碑明亮洁净者,主子孙顺畅、财运佳 (有龙纹、如意等吉纹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