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产值庞大的传统行业,墓碑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与绝大多数国内其他产业类似,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因为不同区域对墓碑产品形态、价格、文化、政策等要求和接受程度不一,导致为了迎合不同客户群体,墓碑从业者对待竞争还是非常乱象。
恶性竞争是这类产业是热点词,我曾经这样表述过包括墓碑行业在内的石雕类产业。“起初是为了品质而牺牲利润,尔后是为了利润牺牲品质”,就是这么一句话足以概括这个行业发展至今的状况。
受限于原材料的不可控因素,也就是天然石材品质的不稳定条件,产品标准化在墓碑行业的施行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未必完全不可行。从国家近年对陵园规划和产品占地面积的限制上,可窥见其可行性之一二。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规模为何在墓碑行业始终未能达成,这与行业竞争不无关系。
墓碑行业的市场对象主要为陵园墓碑和门店。陵园针对的客户主体为城市居民,现在也有一些村镇墓园逐渐在发展,也将此类客户群体不断增加。门店针对是村镇自主墓葬客户为主,这两类对产品的定位基本为陵园和门店为主导,更可以说是以工厂设计为主导,真正客户需求在产品上得到的满足还是少之又少。这对于产业规模的形成和规范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利好消息,但现状却是,大工厂基本以关系维系陵园和门店客户,小工厂以低价吸引客户,对于产业化的思考在业内基本处于空白地带。
其实,产业化和品牌的形成对于一个产业发展来说百利无一害。不论是对从业者产品加工的规范、原材料的有效利用、客户真实需求的满足以及从业者合理利润的把控,都是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但其难点在于,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需要从业者的钻研和付出,需要市场和客户的接纳,难在所有条件下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