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灿若星辰的英雄先烈中间,有一块并不起眼的墓碑,墓主人阎又文这个名字鲜为人知,碑文上也没有多作描述。然而,它却是八宝山最为“神秘”的墓碑之之一,神秘之处就在于它语焉不详的碑文。
清明前夕,记者来到这块墓前瞻仰,心中依然百感交集。记者曾专访过阎又文的女儿阎颐兰,从她口中听到了关于她父亲的曲折故事。对于这块墓碑,1962年阎又文下葬的时候,全家人就有疑惑。阎颐兰表示,当时干部逝世,组织在碑文上的评价一般都会写什么时间入党,做了什么贡献,可是父亲的碑文上却连入党时间都没有,只是含糊地说“过去曾为革命做过许多工作”,这种说法是极为特殊的。家人只知道,阎又文解放前是傅作义的部下,解放之后作为国民党投诚将领,担任领导工作。在此后的浩劫中,儿女们还因为它的这个身份受过牵连,政审不能通过。分亲的身份始终是一个谜团,几十年来在家人的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大。
“父亲的身份之谜直到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才得以解开,这时,距父亲去世已经整整31年了,距全中国解放已经44年了。”向记者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阎颐兰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波澜。
谜底的揭开是1993年北京市公安系统举办的一场老同志春节联谊会。一位名叫王玉的老同志偶然见到了他在五十年代初的一位同事、原北京市公安局的一位领导。这位领导正好认识阎又文父女,王玉知道后激动地说:“这么多年了,阎又文同志的身份应该解密了,我就是当时中央与他的联系人啊!我一直在苦苦寻找他的家人!”
阎又文的家人这才知道,1949年北京城不开一枪一炮和平解放,使这座千年古城得以保全,阎又文在傅作义身边做了大量策反工作,居功至伟。他是北平解放的大功臣。
阎又文一家的合影
1997年,中共秘密情报战线的负责人罗青长在北京日报发表《丹心一片照后人——怀念我的战友阎又文》,终于揭开尘封的历史,把这个曾经党内的高层机密正式解密。而阎又文严格执行组织纪律,保守这些秘密,至死守口如瓶,甚至对家人,也从未吐露过一个字。
时间回到1946年,当时,隐蔽在傅作义部队中的阎又文已经和党失去联系7年多了,由于当时情况复杂,阎又文初心不改,却只能默默等待。
终于,他等来了“上线”王玉,王玉的任务就是到傅作义部队找到一名叫做阎又文的地下党员,并与之建立联系。由于失联太久,无法约定接头暗号,王玉只能铤而走险。费尽周折找到阎又文的家,他单刀直入地说:“阎又文同志,我是从延安来的,党中央派我来找你。”这种亮明身份直接相认的接头方式,对双方都是极大的冒险,对方可能是同志,也可能是敌人。
随着王玉进一步说明,阎又文上前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多少年了,我一直盼着这一天!”王玉嘱咐阎又文:“今后我俩之间单线联系,你不要和任何地方组织发生关系。”
就这样一句话,使阎又文的身份永远成为了一个秘密,因为他的身份和位置太重要。阎又文对党组织做了这样的承诺,便一辈子守口如瓶。
为了让这个卧底做得更象,阎又文甚至不惜奉命写公开信“痛骂”毛泽东。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后,傅作义部发动绥东战役。傅作义找来他的亲信,“笔杆子”阎又文,让他写一封致毛泽东的公开信,“长自己的志气,灭共党的威风。”
1949年2月阎又文右(一)陪傅作义右(三)赴西柏坡,受到周恩来左(三)接见
怎么办?阎又文只好通过王玉向中央请示。周恩来直接指示:“这封信要写,而且要骂得狠一些,要让傅作义和他的官兵兴高采烈,得意忘形,让我们的指战员看后,在战场上恨不能把敌人一口吃掉。”
9月20日,傅作义部队机关报《奋斗日报》刊登阎又文撰写的《致毛泽东公开电》。第二天,国民党南京《中央日报》全文转载,可谓骂得痛快淋漓。这篇文章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两年多以后两人在西柏坡相见时,毛泽东笑着说:“阎又文,你的文章写得很好啊!”
然而,就是这封信,却让阎又文后来蒙受了不白之冤,一些延安的老朋友甚至也误解他,阎又文严守承诺,从未替自己辩白一句。
1948年12月14日,解放军完成了对北平的合围,华北几十万国民党军队成了瓮中之鳖。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是战、是走还是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作为傅作义的左膀右臂,他最信任的部下和幕僚,阎又文蛰伏多年,此刻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有些人,就是为了某些历史性的时刻而存在的。
多年后,阎又文身份之谜揭开,曾有人感慨,共产党隐蔽战线的工作已经做到极致,傅作义的亲生女儿和最信任的私人秘书都是地下党员,这仗岂有不胜之理?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中共地下党员的身份公开了,但阎又文的真实身份仍不能公开,除王玉外,只有中央有关部门少数高层领导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所以,阎又文示人的身份一个是国民党起义将领,一个是农业部粮食油料生产局局长。即便是妻子儿女这样至亲至近的人,也只知道这些。
1962年9月25日,年仅48岁、积劳成疾的阎又文在弥留之际,对守在病床边的妻子留下遗言:“有事情找组织”后,带着难以说出口的秘密告别了家人。
由于阎又文的身份在党内是高级机密,只有很少的几个人知道,所以,他的墓碑上的碑文语焉不详的这样一句话:过去曾为革命做过许多工作。这一句话,掩盖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往事!
阎又文去世31年之后,他的妻子和孩子们才终于知道了父亲身为卧底,是“白皮红心”。一家人百感交集,因为父亲的秘密,已经深深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
“我们对父亲既有敬佩、感动,又夹杂着一些遗憾和惋惜。 我们六个孩子的人生走向,因为父亲身份的不公开,都在关键时刻被彻底改变了。在当年面临政审的关卡时,都被卡住,政审一关过不了,个人的前途就可想而知了。而真相明确后,我们的年龄都已临近退休。”
阎颐兰告诉记者: “当时,二姐眼泪刷的一下流了下来,她说,当时的感觉就像和父母失散了多年的孩子又重新见到亲娘一样。大姐是长出了一口气,父亲的身份有组织上出面说清楚,像是驱散多年的阴霾见到了太阳。母亲更多是沉默和沉思,虽然没有说什么话,但我们能感觉到她内心一定是翻江倒海。苦涩之中也有更多的欣喜,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终于了解了父亲的真实情况。”
阎颐兰说,当时全家人的感受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真相来的太晚了,我们的大半辈子已经过去了。”
家人们已经无法猜度阎又文带着这个秘密离去时内心的想法,他默默承受了那么多误解和不白之冤,却从未解释辩解一句,这是纪律,更是承诺。
阎颐兰清楚地记得父亲在1956年作的一首诗:“独怀凌云志不凡,干高枝大拔群巅。阳春三月花似锦,英雄树下赞木棉”。
穿解放军军装的阎又文(右)
多年后再读这首诗,她才明白,父亲无法说出自己的身份秘密,只能以诗名志,表达自己坚贞的信仰。“子女们觉得读懂了这首诗,就读懂了父亲的历史,读懂了父亲的一生——坚守信仰,从不表达却无限忠诚。”他的女儿这样说。
八宝山革命公墓这块神秘的墓碑,虽然没有记载阎又文的贡献,却见证了他永远不变的初心。
我党情报事业的开创者周恩来曾要求隐蔽战线的工作者“有苦不说,有气不叫;顾全大局,任劳任怨”,阎又文用隐忍的一生严守了这16个字。在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还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多少曾经璀璨的生命永远湮没,不为人所知呢?致敬这些为信仰而奋斗的无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