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除继续建设大型烈士陵园外,还进一步加大了对零散烈士墓地的建设,比如2012年9月,民政部发布消息指出,争取用3年多的时间,把所有零散烈士墓地和纪念设施纳入管理保护之中,主要是依托县级烈士陵园,把零散烈士墓地相对集中地迁入县级烈士陵园和新建县级烈士陵园;中央财政对零散烈士墓地保护管理工程给予中央资金补助,标准是每个零散墓地5000元,每个纪念设施20万元。这项工作开展以来,许许多多的零散烈士墓地陆续被迁入陵园。比如仅2015年4月,北京就有380座零散烈士墓迁入陵园,山西大同就有1804座零散烈士墓迁入陵园。
为这些英烈建好墓、守好墓,在中华大地上有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1934年11月,红军在广西兴安水埠村遭到阻击后,当地村民把红军遗骸一点点捡回,冒死殓葬并几代人接续守墓;贵州尧龙山镇箭头垭廖军夫妇,把家安在无名红军墓旁,当起了义务守墓人;在江西吉安超果村,村民自发集资建造烈士纪念碑……人民为英烈建墓,是为了英烈的精神永不倒;为英烈守墓,守的是英烈身上的精神。
每一个为国捐躯的英烈都能得到安息的国家,才是一个让人愿意去牺牲的国家。“忍看山河碎,愿将赤血流!”革命年代,无数的英烈“我以我血荐轩辕”,在延长自己“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的同时,也以自己的牺牲撑起了共和国的大厦。今天,湔雪旧耻,赢得新生,依然需要在烈士陵园这个精神家园里种下崇尚英雄、敬仰英烈的文化常青树,好让人们在这里静下心来,了解英烈故事,感知英烈精神,继承英烈遗志。
总的来说,心中的墓碑,才是更为永恒的镌刻。在建立健全有关保护法规的基础上,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应守护并涵养我们民族珍重历史、珍重理想信念的精神信仰,这样才能在我们的心底,为远去的历史和生命,为崇高的精神和理想,留一片安静的栖息之地,才能“将记忆从幽冥中召回”,从中汲取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