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8750678080
唐代墓碑形制
2019-06-24 19:46 Author:原创 Click:
  陵墓石刻作为陵墓神道两侧的陈设,蕴涵着多种含义,积淀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诸如迷信鬼神、禳灾祈福、辟邪镇墓、幻想升仙等。自唐代后以墓碑为主的展开排列与组合依然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产物,神道上的一切石刻为此而设计和雕刻制作。
   与唐代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陵墓石刻取消了王宾、外国使节、天鹿等设置,增加了獬豸、骆驼这些善化的动物,对一些神化中的动物渐渐淡化。如明孝陵神道两 侧列置有石柱一对、石兽十二对,文臣武将各两对,石兽依次是狮子、独角兽、骆驼、象、麒麟和马,每类二对,一蹲一立,颇有新意。根据《明会典》,各级官僚 墓前石刻群的组合有明确的规定:公侯和一品、二品官是石望柱、石虎、石羊、石马、石人各一对,三品官减石人一对,四品官是石望柱、石马、石羊各一对,六品 以下不准设置石刻,反映了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些神道石刻艺术风格和审美标准不同于唐代,形象多样,摆脱了以往陵墓石刻的神秘色彩,体现了世俗生活的风貌。
   宋明清时期的神道上的石刻组合多沿用唐制,但其建制逐渐制度化和程式化,整体风格不象唐宋神道石刻那样讲究气势,体积也略有缩小。墓碑特殊功能不变,历朝历代从未作任何调整,对神道石刻组合所作的调整主要是针对石兽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