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8750678080
对墓碑中的“碑”的解析
2016-11-16 15:07 Author:原创 Click:
   究竟什么是碑?
   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至今没有一个较为权威的、被普遍接受的答案,对于绘有画作的石头、摩崖、不规则刻石等是否属于碑的范畴也存在见仁见智的意见。在这里我们首先梳理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
   “碑”,按《说文解字》的解释,“碑,竖石也”,段玉裁的注文就此补充说“秦人但曰刻石,不曰碑,后此凡刻石皆曰碑矣„„凡刻石必先立石,故知竖石者,碑之本义,《辞源》的解释也与此类似,其“石刻”条区中“碑”的说法是“长方形立石”,由此可见古代对这一概念大多采取了从形制上加以定义的方式;而《新华字典》(第十版)将其解释为“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这一释义则更多的是从内容和功用的角度出发的。
   “碣”是与之类似的概念,《新华字典》解释为“圆顶的石碑”、在《辞源》中则为“刻字的圆首、上小下大的石头”,由此可见碣是碑的一类。
   春秋时就出现“碑”这个名称,但它当时是宗庙里拴供祭祀用的牲畜的石桩子,同时,人们也根据它在阳光下投出的影子的方位来推算时间。到了战国时期,大贵族 殡葬时,由于墓穴很深,棺木要用轳辘系绳缓缓放下,“碑”,就是那时装轳辘的支架。殡仪结束,往往把这个支架留在墓地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逝者,就在这 块现成的大石头上面刻字,追述前人的“功德”,于是就出现了纪念性的碑。直到西汉墓地石碑的上部仍凿有一个圆孔(叫“穿”),这是来供悬棺下葬用时留下的 痕迹。我国现存最早的墓碑就是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的“鹿孝禹碑”。到了东汉,树立墓碑的习俗已广为流行,并一直沿用至今,碑的制作越来越精。唐 代是我国碑刻最发达的时期,不仅内容丰富,书法上也有极高价值。
   墓碑的结构一般分为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首主要刻些碑名,或仅起装饰作用。碑身刻写碑文,碑座起承重和装饰作用。明以后,将碑座改成似龟非龟的样子赑屃,传说它是龙的九子之一,善于载重。



在线客服系统